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树立新观念 构建新格局 推动宁波会展业实现新飞跃

2007-07-27来源:宁波日报阅读数:1430

编者按:7月25日,《宁波日报》对宁波会展业进行专版图文报道,使我们对宁波会展业现状及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有所启示,现把该专版图文转载如下。
  
  如何使我市会展业朝着优质化服务、专业化办展、国际化要求、市场化运作、多元化发展、规范化管理这“六化”方向发展,笔者走访了市政府副秘书长、会展办主任张松才。张松才坦言“目前我们考虑最多的是,一要凝聚会展人气、拓展会展人脉;二要形成对会展的社会共识;三是夯实软硬件基础,打有准备的仗。”
  我市会展业起步晚、发展快,十年来,经历了起步、发展、提升三个阶段,特别是在2004年全市服务业大会后,会展业被提到新的发展高度,相应的组织管理体系、服务促进体系、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健全,会展业快速发展,带动力日趋增强。2005年后,我市会展业呈现出了超常规快速发展态势,在快速发展基础上质量也不断提升,会展业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和规范化的发展趋势逐步明晰,在全国的地位开始迅速提高。
  张松才说:“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会展业发展工作,按照‘总量突破、质量创优、打造品牌、走在前列’的思路,把会展业列为新兴产业并给予大力扶持。”
  我市各部门推进会展业发展的合力不断增强,进一步完善了县(市)、区会展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开展了年度十佳展会、十佳节庆和最受会展客商欢迎的十佳酒店等的评优工作。出台了《宁波市会展业发展规划》、《宁波市市中心城区大型会展活动户外临时公益广告管理意见》,启动了大型会展活动应急管理工作。由市政府主办、市区联办和市各部门举办的大型会展活动,都有明确的保障支持体系。会展宣传推介更加广泛,对外影响得到新扩大,举办了“中国会展媒体记者宁波行”活动,开展了“宁波会展好新闻”评比活动,加强了中国宁波会展网管理,创办了《宁波会展》杂志、《宁波会展报》。对宾馆、酒店,建立以信用为主、培育会展市场的限价机制、测评机制和激励机制,会展业在政府的推动中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
  张松才介绍:“我市的会展联动机制正在逐步完善,要扩大会展活动的规模和效应,走联合办展之路是正确的选择。”
  宁波市会展行业协会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而且先后将15个展会整合为中国宁波人才科技周、优势工业展、汽车展等5个大中型展会,会展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
  我市充分利用了地缘优势和人文优势,强化创意策划,不断创新载体,会展活动国际化呈现新亮点。如第十届国际服装节的大卫雕像落户宁波,引起了海内外广泛关注。第十届服装节首次招募外国志愿者一事成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招募工作新突破。消博会已经成为国家商务部主办的仅次于广交会的第二大涉外展会。
  张松才说:“我市会展业实现良性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是定位准确,实现了政府强力推动和市场成熟运作的充分结合。”
  我市会展业依托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起步,依托临港工业、先进制造业等支柱产业的发展变强,而以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后劲支撑。服装节、机电博览会、电子家电展、机械展、旅洽会、住博会、家博会、车博会、食博会、消博会等正是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而成长为知名的品牌展会。优势产业为会展业发展提供了市场需求和基础支撑,而会展业则大大提高了优势产业的产品附加值,拓展了产品的市场空间。
  我市还在优化配置、实现重点突破和扩大综合效应相结合方面做出了有效探索。
  会展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举各方之力而为之,需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需要与服务企业之间形成良性的联动,需要城市加强会展公共服务工作,包括健全公共政策、加强会展联动、开展评优奖励、完善协调机制、扩大公共宣传、提供保障服务、为会展主体创造平等竞争的良好环境等,用优质服务来培育品牌展会,来吸引大型展会落户,以使更多的客商纷至沓来。
  我市丰富的节庆活动在带动城市经济发展、拉动城市整体营销、推动城市形象塑造、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等方面,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张松才介绍,自从1997年宁波市举办第一届宁波国际服装节,各种各样的节庆活动蓬勃发展。目前,各县(市)、区都有自己的节庆活动。节庆活动已成为宁波的一大鲜明特色。细细归纳总结,宁波的节庆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注重地域文化特色性。活动的本质就是要彰显独到,秀出不同,每一个节庆的选题与立意都要以当地的资源基础作为支撑,只有与当地文化、人文景观、风俗、民俗以及历史遗产相关联、相融合,才能真正做出深具特色的节庆活动。节庆活动的生命力正是源于它的特色性。宁波每一个成功的节庆活动,都有着自己鲜明的文化特色。比如中国开渔节的创办灵感来源于海洋,根植于象山深厚的渔文化;梁祝爱情节的诞生来自于梁祝故事的美好传说等等。
  主旨的创造性。节庆活动的主旨就是要运用创造性的思路、元素、方法来让全过程挥发出思想性、文化性和趣味性,这就需要立足某一层面、某一区域、某一领域来构建节庆独有的特质。创造主旨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创新主旨则进入了从有到特的思考,唯有在主旨上不断寻求创造性的突破,才能不断丰富节庆活动的内涵、提高节庆活动的水准、扩大节庆活动的外部正效应。
  宁波国际服装节自1997年举办第一届以来,每届都在不断地进行着内容创新。1998年举办第二届时,组委会就把新闻发布会开到了北京、香港。2000年,第四届宁波国际服装节牵手国际著名时尚频道——— ——法国FTV,扩大了全球影响力。2006年第十届宁波服装节以“继往开来,再创辉煌”为主题,通过举办系列服装经贸、服装文化、艺术交流等活动,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大卫雕像在宁波的落户,更是让宁波国际服装节的国际影响力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运作的商业性。文化不是一种束之高阁的所在,它同时具有商业诉求,运作文化内容的节庆活动也存在于商业性相结合的内在要求,成功的商业运作会增强节庆活动的生命力,为其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与此同时成功的商业运作还可以拉动其它产业链的发展。统计数字显示:去年服装节期间,市区四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外宾入住率达70%左右;奉化水蜜桃节不仅给2.58万亩桃子带来近1个亿的收入,而且“蜜桃经济”也开始显现。据测算,在水蜜桃上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有将近10万游客光临奉化溪口,旅游创收约1500万元。
  群众的参与性。节庆活动的价值在于百姓参与,在于众人拾柴火焰高。老百姓参与的程度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考量一个节庆活动举办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老百姓也希望通过节庆活动中丰富多彩的活动,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地享受实惠大餐,领略快乐,并从中有所收获。与此同时,人气旺的现场活动场面,也会对市场运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张松才指出:“我市要加快构建促进会展业转型的总体框架,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深入贯彻 ‘六大提升’发展战略,牢固树立大会展理念,把会展业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产业,加快国际贸易大平台建设,大力推进以进出口贸易为龙头的临港型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会展业的升级、转型、上水平。”
91吃瓜网 听泉鉴鲍 红桃国际 51暗网 deep色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