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海霞 第五届中国国际家居博览会家具展7月6日至9日在宁波举行,会展期间,8000余名国内外家居产业采购商、投资商参观、洽谈;入场观众突破6万人次,总成交额达8亿多元。然而,在全省家具专业第一展上,宁波家具“甬式工艺”却难觅踪影。
曾几何时,甬式家具和苏式、京式等家具引领着中国家具的一代风骚,“甬式工艺”中的“朱金木雕”、“骨木镶嵌”等更是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去年,紫林坊出品的“骨木镶嵌”梁祝屏风曾在中国博物馆展出,令世人惊叹。
但在本届家博会家具展上,虽然古典主义大行其道,满眼皆是中式、欧式古典,而宁波制造的家具品牌却只有甬港古典家具蓝颜gtv
一枝独秀,传统的“甬式工艺”在如今的家具市场更难觅。曾经辉煌一时的“甬式工艺”为何失落?面临艰难困境,今后的传承之路该怎么走?
传统工艺遭遇市场壁垒
我市甬式家具收藏家吴慈,多年来对甬式家具颇有研究心得。他告诉记者,甬式家具中最典型的工艺就是拼攒技艺,也就是使用榫头来合拢家具,而拥有这一技艺的能工巧匠如今已不多见,且很多榫头之精巧不是流水线的工业所能制造的。此外,甬式工艺中还有“全圆”、“全方”的制作,而这种古朴有致的风格,在现代家具市场也已衰落。
吴慈还告诉记者,甬式家具也非常重视装饰技艺,镶嵌、悬雕、透雕等工艺,使家具显得非常精美雅致,因此也流传着 “千工床”、“万工轿”等经典之作。
但这些精美的传奇如今为何成了明日黄花呢?宁波市家具协会副会长杨君渊认为,这和时代的变迁有关。首先是手工工艺从时间、效益等方面难与机械化大生产相比;其次,那些精雕细作的传统家具,选用良好木材和能工巧匠,因身价不菲而成为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品,不是寻常百姓人家可拥有。同时,因为传统家具的款式、内涵,随着人们审美观点的改变,而知音稀少,尤其是那些雕花家具,平时擦拭、保养非常烦琐,也不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所以,杨君渊认为“甬式工艺”的式微是一个时代发展的结果。
目前宁波的家具产业,除了橱柜占据国内市场较大的份额外,出口量较大的还有慈溪天元镇的古旧家具。以古典欧式风格著称的大森家私是宁波现代家具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但整个现代家具生产并没形成产业规模,而原汁原味的甬式传统的家具几乎绝迹于宁波制造。
大森家私总经理郑善忠认为,适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习惯的家具,在市场上才有生命力。
唱独脚戏面对的尴尬
在家博会家具展现场,记者看到“甬式工艺”唯一参展的厂家甬港古典家具蓝颜gtv
,展示的是用上等白木所制的床、书柜、五门大衣柜、餐桌等。厂商代表张女士说,不少年轻白领对这些古色古香的家具情有独钟,也许是欣赏那份古雅的情调吧,但她认为年轻人几乎不知道“甬式工艺”的特色及文化内涵。
甬港古典家具虽然保留了不少传统的甬式工艺,但毕竟要面对竞争惨烈的市场和与时俱进的时代,所以,张女士说起来感触良多:“传统工艺中的榫头很精巧,也很复杂,目前,我们的家具榫头有一半是用手工,一半是机器。雕刻则要靠手工,现在好的师傅太少,厂里的几个师傅都是祖传手艺,新招的工人,无论怎么培训,打打下手也是不够的。而且,这些传统工艺的家具利润不高,比如一张床,机器生产,一天可做两张,部分环节换上人工,三天才做得了一张。”
张女士还解释,传统工艺的木料非常讲究,工序更加繁复,就说上漆这一道关,要求的效果是要透底,木纹清晰。要达到这一要求,首先要在木工之后进行粗打磨和细打磨,然后经过三轮上漆、三轮砂皮打掉,三轮擦色,最后再上薄薄的一层透明的漆,那古雅的透着木料芳香的色彩,就是这样形成的。
在坚持走传统家具生产之路的同时,甬港古典家具蓝颜gtv
也不可避免地生产现代家具,同时,传统的工艺方式也在不断地改良。张女士说,面对市场压力,还是坚守着这些东西,纯粹是出于对甬式家具工艺的热爱,这也是一种需要保护的地方文化,但企业也同样要照顾市场,比如在欧化的现代家具中渗透一些“甬式工艺”的雕刻元素,在保留和创新中,传承着一些东西。
“甬式工艺”路在何方?
甬上工匠以其特有的精致和空灵,耐久与气势,厚朴与美感,独特的形神气质和精湛的工艺技术,使甬式家具自成一派,给后人传承了一道无与伦比的精巧技艺和诸多令人赞叹不已的家具文化瑰宝。
吴慈告诉记者,“甬式工艺”有着丰富的内涵。如甬式家具最常见的纹饰有龙凤纹、麒麟瑞兽、十二生肖、五子登科、郭子仪庆寿故事等,这些图案不仅反映并让人们了解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象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甬式家具与建筑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综观四明古代民居,多是以木结构为主要的结构造型。木结构就是以木为主,由竖的柱与横的梁由卯和榫的连接所构成的架子结构。古代的甬式家具,在其造型上,与建筑可谓同出一源。同时,在传统的甬式建筑的门窗上,常常看到透空的棂格。棂格在建筑中,不仅具有采光和通风的作用,而且有着极强的装饰作用。“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便是由门窗而引出的如画风光、似歌格调。棂格是设计风格的一个体现。建筑上这一成功的设计思想,在甬式家具设计中也不乏其例,而且经常是大同小异又各有千秋。
“甬式工艺”的形成与兴盛,与其中的艺术性有很大的关系。四明自古多文人雅士,如虞世南、林和靖、吴文英,明代如三元及第的杨守勤、王阳明、范钦、丰坊等。画家如宋代陆信忠、陆少华,明代吕纪、王谔等。古时江南文人多自建园林,并亲自参加设计和定型,其风格为明朗、雅致、天然、简约,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为与这种园林艺术相适应,相应地家具也就要求床榻有度、器具有式、位置有定,贵在精而便,简而洁,巧而自然,体现了江南文人的文化内涵和清高品性。
随着工匠的稀少,技艺的失传,市场的衰弱,甬式工艺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它那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正被逐渐淹没。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紫林坊坊主陈明伟表示,“朱金木雕”、“骨木镶嵌”等传统工艺如今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到了需要抢救和保护的时刻了。作为一代工艺大师,他认为将甬式工艺传承下去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他已在开办工厂,召集技师,将成批生产含有骨木镶嵌工艺的家具。
尽管不知道运用精巧的甬式工艺制造的家具,能否在艺术品和日常性的家具中寻到平衡点,也不知道精湛的甬式工艺能否应对现代人的审美观以及轻松、休闲的现代家具的挑战,但至少,不久的宁波将有更高工艺水准的“甬式工艺”家具生产厂家诞生,这表明“甬式工艺”正在尝试开拓一条新的路径,但愿在下一届的家具展上能看到更多的“甬式工艺”家具。